目前,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加速了物种的灭绝速度,有科学家认为目前地球正在经历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科学家分析指出,在地球的历史上,一共有五次生物大灭绝。
第一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大约85%的物种绝灭。奥陶纪开始于距今距今5亿年,延续了6500万年。那个时候,气候温暖,地球上大多数地区都被海水覆盖。在广阔的海洋中,海生生物空前发展。当时地球的南极在现在的撒哈拉沙漠一带,有巨厚的冰层。奥陶纪末期,冰层范围扩大,大片的冰川使海洋温度下降,于是整个地球的气候变冷。由于海洋和陆地上大面积结冰,导致海平面降低。这样一来,就破坏了海洋的生物圈系统,导致了生物大灭绝。
第二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距今3.65亿年前的泥盆纪后期。泥盆纪开始于4.05亿年前,结束于3.5亿年前,持续约5000万年。泥盆纪时,陆地面积扩大,陆生植物、鱼形动物空前发展,两栖动物开始出现,无脊椎动物的成分也显著改变。泥盆纪时期气候相当温暖,北极地区都处于温带气候。导致这次生物大灭绝的原因也是气候变冷。
第三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距今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约90%的海洋生物、70%的陆生脊椎动物灭绝。二叠纪开始于距今约2.95亿年前,共经历了4500万年。二叠纪早期气温较低,到二叠纪末期,北半球温暖、干旱,南半球温暖、湿润。二叠纪时脊椎动物得到空前发展,昆虫开始迅速发展,种类增多。二叠纪末期,分散的大陆聚集成联合古陆。陆地面积扩大,海洋面积缩小,自然地理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原先埋藏在海底的有机质被氧化,这个过程消耗大量氧气,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使得空气中氧气含量减少。同时,形成联合大陆后,海洋的水蒸气无法深入内陆地区,导致内陆形成大面积的沙漠无法适应干旱环境的动物就此灭绝。二叠纪末期也是火山活动频繁的时期。大量的火山爆发喷发出的气体和尘埃进入大气层,遮天蔽日,导致了全球降温,生物很难适应。这次生物大灭绝使地球的生物种类获得一次彻底的更新,为恐龙等爬行动物的出现铺平了道路。
第四次生物大灭绝发生于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约80%的生物灭绝。三叠纪开始于距今2.5亿年前,持续了5000万年。三叠纪早期继承了二叠纪末期干旱的特点,到中、晚期之后,气候向湿热过渡。那时的地球两极并没有陆地或冰盖。恐龙等爬行动物在三叠纪崛起,原始哺乳动物在三叠纪末期也出现了。这次生物大灭绝的确切原因还不清楚,在地质上留下了海平面下降后又上升的证据。这次生物大灭绝为恐龙的发展和强大提供了机会。
第五次生物大灭绝就是我们熟知的恐龙大灭绝,发生在大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大约80%的生物灭绝。白垩纪开始于距今1.37亿年,经历了7000万年。白垩纪时,大陆被海洋分开,地球变得温暖、干旱。白垩纪早中期恐龙种类达到极盛,到晚期爬行类从极盛走向衰落,海洋无脊椎动物中浮游有孔虫异军突起。导致这次生物大灭绝的原因可能是地球剧烈的地壳运动或陨石撞击。白垩纪末期,地壳运动频繁,火山爆发规模很大。有科学家认为,白垩纪末期,有小行星或者数个彗星撞击地球,导致地球尘埃遮日,寸草不生,生物灭绝。
除了这五次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之外,地球历史上还有大约20次的小规模生物灭绝。这些灭绝事件都是在人类出现以前发生的。由这些灭绝事件,我们可以看出导致生物灭绝的外在的最直接因素就是生活环境的剧变。无论是地质运动、火山爆发,还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最终都导致自然环境的剧变。
目前,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加速了物种的灭绝速度,有科学家认为目前地球正在经历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由于人口剧增,人们大片砍伐森林,变湿地为耕地。世界工业的发展,造成空气、水源的污染,引起全球性的气候变动。人类还滥杀野生动物,造成部分野生动物灭绝。每种动植物都是生态系统中的一环,如果某一环节缺失,将造成巨大的生态灾难。
面对日益恶化的气候环境,我们首先应该做的就是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联合国秘书长说,要换回地球已经遭受的破坏为时已晚,但着手维护我们尚存的一切,却时不我待。如果我们还不保护环境,那么地球就会像雪国列车一样,带着人类驶向地狱。